很多家長都明白和孩子溝通交流的重要性,然而認真算下來,即便很多家長拚命從忙碌的工作中擠出了時間來陪孩子,父母每天和孩子進行有效交流的時間仍然少得可憐。那麼,該怎麼高效地利用每天有限的親子時間進行交流呢?也許下面的建議會對你有些幫助。
讓交流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我們每天都在說「話」,然而真正能夠被稱得上交流的話又有多少呢?所以,刻意保持交流的習慣,讓交流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即便孩子還太小,無法參與口頭交流,也應該讓他儘可能地參與到家庭的談話當中去。要知道,語言學習的前提就是多聆聽,而孩子在觀摩中學習到的交流技巧可以為他日後的成長奠定良好的語言基礎,在他學會表達後,能夠更自如地與人交談。
留出固定的談話時間
你和孩子的交談是隨時隨地的,但是這種隨意的交談可能並不能起到有效交流的目的。因此,給每天留出一段相對固定的談話時間,比如晚飯後或者睡覺前,和孩子投入地談論一些你們感興趣的話題,聊一聊今天發生的事情。保證交談的過程中,你們都不受打擾,這對鍛煉孩子的語言能力、社交能力、思維能力都有很積極的意義,同時,對於你了解孩子的內心活動也會有很大幫助。
幫助孩子進行自我描述
對於辭彙還處於增長期的孩子來說,有些時候讓他準確說出自己的感受並不那麼容易。你可以在充分了解孩子感受的情況下,幫助他進行描述。慢慢地,孩子就能夠理解自豪、自信、渴望、尷尬、無聊、孤獨、困惑等等這些詞的含義。不用特別去迴避那些負面的辭彙,孩子既然在生活中無法迴避這些感受,自然需要知道這些詞的含義。只不過,在發現孩子的負面情緒時,別忘了教他如何進行疏導。
不要妄下結論
由於表達能力的限制,孩子的話常常不是特別連貫,缺乏組織性,因此也比較難以理解。因此,多點耐心,認真聽孩子說完,如果有必要,提幾個簡單的問題幫助你理解他的話,而不要在聽得一知半解時,妄下結論。這會給孩子帶來挫敗感,他會因為父母無法準確理解自己的意思而逐漸喪失對交流的興趣。
記住,這些技巧是基於孩子在你的引導下願意交流之上的,如果他不想說話,不要強迫他,否則,孩子可能再也不喜歡跟你談話了。
「不要妄下結論」也許,要做到這一點,除了多些耐心外,你還要學會怎麼做個優秀的傾聽者。
不要分心注意聽
如果你常常只留給孩子「一隻耳朵」,務必改掉這個習慣。在你關注其他事情的時候還假裝傾聽孩子在說話,對他來說是不公平的。而且孩子很聰明,即使你的表情很認真,他也能感受到你的心不在焉。他會把你的這種行為解讀成:自己對父母來說是個無關緊要的人,這會讓他產生失落感。所以,如果孩子試圖跟你交流,那麼就要讓他成為你的關注焦點。
要有耐心、有熱情
讓孩子感受到他所說的話是受歡迎的,給他足夠的時間去表達自己的想法,或者講述一個故事,即使由於語言水平的限制,孩子的話聽起來可能有些顛三倒四,或者詞不達意,也不要剝奪他發言的權利,搶著說出他要說的話。而是耐心地傾聽,並且熱情地回饋。任何時候,都不要只給出聽起來很敷衍的評價,比如「真棒」「真好「你真厲害」等等,言之有物地告訴孩子,你究竟很讚賞哪一點。
讀懂孩子的身體語言
這是一個合格的傾聽者的必備技能,不僅僅要聽懂語言本身、感受到語氣所傳達的信息,同時對孩子的身體語言也要擁有解讀的能力。你會發現,孩子的面部表情和身體活動所傳遞的信息和他語言所表達出來的一樣多。對於辭彙還比較匱乏的孩子來說,身體語言是他們傳遞信息的一個重要手段。
安靜傾聽但不要評定
交流的目的就是讓孩子享受自由表達的愉快,無論表達的內容是好的還是壞的,家長最好都不要去評定,你需要的更多是傾聽。當然,單純的聽無法稱得上是交流,你的反饋對孩子來說還是很重要的。因此,記得找好發言的角度,優秀的傾聽者更多的是會和交談者產生共鳴,比如當孩子表達玩具被搶後自己氣憤的感覺時,你告訴他「媽媽知道,你最喜歡的玩具被小朋友拿走了,你很生氣」,而不是指責他不懂得分享。
「制服」寶寶有妙招,打開這本掌握高效陪伴的交流秘籍
很多家長都明白和孩子溝通交流的重要性,然而認真算下來,即便很多家長拚命從忙碌的工作中擠出了時間來陪孩子,父母每天和孩子進行有效交流的時間仍然少得可憐。那麼,該怎麼高效地利用每天有限的親子時間進行交流呢?也許下面的建議會對你有些幫助。
讓交流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我們每天都在說「話」,然而真正能夠被稱得上交流的話又有多少呢?所以,刻意保持交流的習慣,讓交流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即便孩子還太小,無法參與口頭交流,也應該讓他儘可能地參與到家庭的談話當中去。要知道,語言學習的前提就是多聆聽,而孩子在觀摩中學習到的交流技巧可以為他日後的成長奠定良好的語言基礎,在他學會表達後,能夠更自如地與人交談。
留出固定的談話時間
你和孩子的交談是隨時隨地的,但是這種隨意的交談可能並不能起到有效交流的目的。因此,給每天留出一段相對固定的談話時間,比如晚飯後或者睡覺前,和孩子投入地談論一些你們感興趣的話題,聊一聊今天發生的事情。保證交談的過程中,你們都不受打擾,這對鍛煉孩子的語言能力、社交能力、思維能力都有很積極的意義,同時,對於你了解孩子的內心活動也會有很大幫助。
幫助孩子進行自我描述
對於辭彙還處於增長期的孩子來說,有些時候讓他準確說出自己的感受並不那麼容易。你可以在充分了解孩子感受的情況下,幫助他進行描述。慢慢地,孩子就能夠理解自豪、自信、渴望、尷尬、無聊、孤獨、困惑等等這些詞的含義。不用特別去迴避那些負面的辭彙,孩子既然在生活中無法迴避這些感受,自然需要知道這些詞的含義。只不過,在發現孩子的負面情緒時,別忘了教他如何進行疏導。
不要妄下結論
由於表達能力的限制,孩子的話常常不是特別連貫,缺乏組織性,因此也比較難以理解。因此,多點耐心,認真聽孩子說完,如果有必要,提幾個簡單的問題幫助你理解他的話,而不要在聽得一知半解時,妄下結論。這會給孩子帶來挫敗感,他會因為父母無法準確理解自己的意思而逐漸喪失對交流的興趣。
記住,這些技巧是基於孩子在你的引導下願意交流之上的,如果他不想說話,不要強迫他,否則,孩子可能再也不喜歡跟你談話了。
「不要妄下結論」也許,要做到這一點,除了多些耐心外,你還要學會怎麼做個優秀的傾聽者。
不要分心注意聽
如果你常常只留給孩子「一隻耳朵」,務必改掉這個習慣。在你關注其他事情的時候還假裝傾聽孩子在說話,對他來說是不公平的。而且孩子很聰明,即使你的表情很認真,他也能感受到你的心不在焉。他會把你的這種行為解讀成:自己對父母來說是個無關緊要的人,這會讓他產生失落感。所以,如果孩子試圖跟你交流,那麼就要讓他成為你的關注焦點。
要有耐心、有熱情
讓孩子感受到他所說的話是受歡迎的,給他足夠的時間去表達自己的想法,或者講述一個故事,即使由於語言水平的限制,孩子的話聽起來可能有些顛三倒四,或者詞不達意,也不要剝奪他發言的權利,搶著說出他要說的話。而是耐心地傾聽,並且熱情地回饋。任何時候,都不要只給出聽起來很敷衍的評價,比如「真棒」「真好「你真厲害」等等,言之有物地告訴孩子,你究竟很讚賞哪一點。
讀懂孩子的身體語言
這是一個合格的傾聽者的必備技能,不僅僅要聽懂語言本身、感受到語氣所傳達的信息,同時對孩子的身體語言也要擁有解讀的能力。你會發現,孩子的面部表情和身體活動所傳遞的信息和他語言所表達出來的一樣多。對於辭彙還比較匱乏的孩子來說,身體語言是他們傳遞信息的一個重要手段。
安靜傾聽但不要評定
交流的目的就是讓孩子享受自由表達的愉快,無論表達的內容是好的還是壞的,家長最好都不要去評定,你需要的更多是傾聽。當然,單純的聽無法稱得上是交流,你的反饋對孩子來說還是很重要的。因此,記得找好發言的角度,優秀的傾聽者更多的是會和交談者產生共鳴,比如當孩子表達玩具被搶後自己氣憤的感覺時,你告訴他「媽媽知道,你最喜歡的玩具被小朋友拿走了,你很生氣」,而不是指責他不懂得分享。